主条目:山楂球场
山楂球场内观
山楂球场位于英格兰砂井的西布罗姆维奇,自1900年9月3日已是西布罗姆维奇足球俱乐部的主场球场,全座席可容27,877人。山楂球场以前处于伯明翰及斯梅西克的分界,在1960年代本地政府微调分界将山楂球场划归斯梅西克,现在则完全属于砂井。球场的名字取自原址苗圃出售的“山楂树”(蔷薇科观赏植物)。位处海拔551英尺,山楂球场是92支联赛球队中最高的球场。
看台
编辑
夏福斯径看台
建筑年期:1979 - 1981年
看台容量:5,110 (座席)
在比赛场地的西面,在新东看台建成前提供贵宾席。
伯明翰道看台
建筑年期:1994 - 1995年
看台容量:8,900 (座席)
球迷称为“伯明翰人道”(Brummie Road),
位于守门员后方与A41公路相邻,传统核心主场球迷的看台,
但近年逐渐为斯梅西克看台所取代。
斯梅西克看台
建筑年期:1994 - 1995年
看台容量:5,816 (座席)
位于比赛场地南面守门员之后,部分看台容纳作客球迷,其余则为最嘈杂的主队球迷占据。
东看台
建筑年期:2001年
看台容量:8,000 (座席)
取代以前的“彩虹看台”,包含俱乐部的行政办公室及其他设施。
历史
编辑
山楂球场外观
西布罗姆维奇在山楂球场比赛超过100年的历史,这个黑乡(Black Country,英格兰密德兰地区南斯塔福工矿区)球场是廿世纪第一个兴建及启用的英格兰联赛足球场,只用四个月时间,在1900年9月3日开幕。西布罗姆维奇因旧主场史东利径球场(Stoney Lane)租约期满而迁入山楂球场。
由于初订的租约只有14年,故山楂球场仅能容纳35,500人,西布罗姆维奇在1913年出资5,350英镑购入球场后,才积极进行扩建。大战后的1920年,西布罗姆维奇夺得唯一的甲级联赛冠军的一年才首次装设水泥看台,改善步伐加快,在1924年已能容纳65,000人,1931年两侧看台加设座席。山楂球场在1949年成为首个装置电子入闸机的英国球场,于1957年建立汛光灯供晚间比赛。
1964年开始的改建将山楂球场逐渐改变成现时的模样,在旧汉茨华斯看台(Handsworth Stand)改建为东看台,耗资40,000英镑,由于看台上4,000个七彩缤纷的座位而被称为“彩虹看台”,旧看台的座位则迁移往伯明翰路的阶梯看台。在1976/77年彩虹看台增建14个行政厢房及750个场边座席,同时守门员两头的阶梯看台亦进行改善工程,旧的夏福斯径看台被拆卸分两期由1979年至1981年重建成新的看台,再增26个行政厢房。
希斯布路球场灾难发生后,山楂球场需按规定改为全座席球场,伯明翰路及斯梅西克的阶梯看台重建为两座新看台,由足球基金资助半数共用415万英镑,在1995年完工。全座席的山楂球场在1995年的拆礼物日正式揭幕,以1-0击败布里斯托城。彩虹看台在2001年元旦日以1-0击败巴恩斯利后拆卸,耗资750万英镑的东看台在2001/02赛季首场主场比赛正式启用,以0-1负于格林斯比镇,新看台使山楂球场成为全封闭球场,容量达到27,877人。随着东看台落成,西布罗姆维奇的行政部门、票务部及精品店在2002年初相继迁入。同季西布罗姆维奇获得甲组《第二级》亚军看动升级超联,山楂球场静待16年后终于可以再上演顶级联赛的比赛。
2002年夏季西布罗姆维奇引进革命性的聪明咭(Stilecard)入闸系统,夏福斯径看台的入闸机同时更换。在超联的首年,山楂球场将大屏幕改换为首创的阔屏幕。但位于东看台及伯明翰路转角著名的活文酒吧(Woodman pub)则在2004年6月被拆卸让路兴建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