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2025-08-14 05:19:16 引擎技术科普

来源:雪球App,作者: 我愚人,(https://xueqiu.com/8430456713/342436715)

1985年的温布尔登锦标赛上,鲍里斯·贝克尔陷入了困境。

在第四轮对阵美国选手蒂姆·梅约特的比赛中,他以1比2落后两盘,随后在草地上扭伤脚踝,重重摔倒在地。这位17岁的德国小将当时虽未获种子排名,却已点燃了整个赛事乃至网球界的热情——而他的脚踝此前就常有不适。

起身时,他连走路都困难。要知道,第三轮对阵瑞典选手约阿基姆·尼斯托姆时,他就打满五盘才艰难过关。如今伤势加身,体能也几近枯竭,看起来已是强弩之末。

他一瘸一拐走向球网,伸手准备握手认输。

网对面的梅约特正按惯例走到底线深处,头转向球场另一侧,压根没意识到比赛即将结束。他没听见贝克尔的经纪人、前网球选手兼赛事推手扬·蒂里亚克在裁判椅后方座位上大喊“不!”,也没看到贝克尔的教练京特·博什朝球场走来。

哪怕贝克尔的脚已明显扭伤,蒂里亚克似乎也毫不在意。他绝不可能让这场比赛以这种方式结束。

“我冲贝克尔大喊,让博什赶紧走到场边靠近他们,”后来成为罗马尼亚巨富及网球界权势人物的蒂里亚克在迪拜接受采访时说,“我当时说:‘让他叫医生!’于是贝克尔没握手,而是喊起了‘医生,医生,医生’。”

梅约特一头雾水,而队医挤过场边人群赶到这片外场时,延误的时间加上后续治疗,给了疲惫的贝克尔喘息之机——他得以将这一盘拖入抢七,并成功拿下,随后凭借发球上网战术在第五盘占据绝对优势,最终取胜。

“我们就那样一直等啊等,”如今64岁的梅约特在本月采访中回忆道,“那真是磨人的煎熬,可他回来后,状态明显恢复到了100%。”

再赢三场后,贝克尔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温布尔登男单冠军。他那头草莓金发在空中飞扬,时而俯冲救球,时而大力发球,球风兼具爆发力与轻盈感。

谁能想到,四十年后他的人生会变得如此错综复杂。

二十出头时,他就遭遇生存危机,甚至差点退出网坛。此后,亲子鉴定官司、两次被小报热炒的离婚、破产危机接踵而至,2002年还在德国因逃税被定罪。

2022年,伦敦南沃克刑事法院再判他有罪——在破产程序中隐瞒资金与资产,两项罪名成立,最终获刑两年,在伦敦旺兹沃思监狱服刑八个月后,于当年12月提前释放。

释放的条件是被驱逐回德国,且22个月内不得申请重返英国——这个曾让他一夜成名、收获财富的国家。

“我现在仿佛身处人生的晚夏或深秋,”贝克尔在2023年的采访中说,“所以想好好规划未来25年。当然,人会回望过去:回望牢狱生活,回望作为选手、教练、评论员的职业生涯。你会想从经历中学习,想在曾经的基础上改进。”

今年夏天,正值贝克尔夺冠40周年——纪念那场脚踝受伤、他伸手认输、蒂里亚克在场边嘶吼的传奇之战——但全英俱乐部却不见他的身影。

按理说,大满贯冠军的周年纪念本该是欢庆时刻:赛事播放纪念视频,传奇冠军漫步球场,观众掌声雷动,或许还有几句致谢感言。安迪·穆雷夺冠周年时发表过演讲,罗杰·费德勒虽未发言,也出席了活动。

四十年前贝克尔惊艳世界,如今全英草地网球俱乐部发言人表示,将发布冠军周年特辑,纪念阿瑟·阿什(1975年)、比利·简·金(1975年)、维纳斯·威廉姆斯(2005年)以及贝克尔,“所有内容将从赛事首日起向转播机构开放”。

本届温布尔登为致敬冠军而邀请的特别嘉宾包括比利·简·金、阿什的家人以及比约恩·博格。

和几乎所有温网单打冠军一样,贝克尔首夺冠军时就成为全英俱乐部成员,后来他又在1986年和1989年两度夺冠。该俱乐部未就其荣誉会员(温网所有单打冠军均会获此头衔)的现状置评。

今年夏天的温布尔登锦标赛上,57岁的贝克尔既未现身赛场,也未出现在转播屏幕中。退休后,他从2012年起长期担任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评论员;出狱后,他很快重返工作岗位,为欧洲体育台(Eurosport)效力,并现身202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他极度渴望再次参与温网工作,称这项赛事已融入自己的“基因”。

他曾在法国网球公开赛期间为TNT体育台工作,但该台的温网解说团队中并未纳入他。要在温网工作,需获得英国内政部的入境许可,而贝克尔直到去年10月才具备申请资格。

今年4月,他在马德里举行的劳伦斯体育奖颁奖典礼上告诉记者,申请流程已启动,他对回归抱有希望。然而,当BBC公布温网转播团队名单时,贝克尔的名字并未在列。

目前尚不清楚申请进展是否影响了他获得温网解说邀约。《体育报》提交信息自由请求后,英国内政部拒绝对此案例置评,也未证实或否认是否收到相关申请。

贝克尔在赛事期间曾出现在意大利天空电视台的演播室,但通过ATP巡回赛代表向其发出的置评请求未获回应。

温布尔登是成就贝克尔的大满贯赛事,也是让他人生急转直下的地方。他在温网的最后一场比赛是1999年第四轮,当时输给了澳大利亚选手帕特·拉夫特。

为纪念职业生涯落幕,他带团队成员去伦敦市中心的高档日料店“ Nobu”聚餐。彼时他与前妻芭芭拉的婚姻尚未破裂,却在餐厅包间与模特兼服务员安吉拉·埃尔马科娃发生关系,后者随后怀上了他的孩子。自此,他的婚姻与人生一落千丈,麻烦接踵而至——与40年前赛场上纯粹的高光时刻形成鲜明对比。

“我因鲍里斯承受了巨大痛苦。”埃尔马科娃在2012年接受《伦敦旗帜晚报》采访时说。

“他随时代变迁,从男孩长成了男人,”蒂里亚克评价道,“他曾是顶尖网球选手,却总做些孩子气的事,就像个好奇的小孩,非要把手指伸进火焰里,看看会不会被灼伤。”

蒂里亚克第一次见到贝克尔是在他14岁时,当时是在蒙特卡洛乡村俱乐部的青少年赛事上。

德裔罗马尼亚籍教练博什曾打电话告诉蒂里亚克,有个好苗子值得一看。尽管贝克尔的移动能力平平,但无论身体处于何种姿态,他都能猛力击球。蒂里亚克和博什察觉到了他的意志力与专注力,随后蒂里亚克对他进行了考验:让他连续一个月每天与四届大满贯冠军吉列尔莫·维拉斯一起训练四小时以上,贝克尔成功通过了测试。

德国数十年没有网球明星,蒂里亚克让贝克尔带着课业奔波,开始尝试参加职业赛事资格赛。贝克尔言听计从,失利时会痛哭流涕。蒂里亚克承诺成功终将到来——事实的确如此。贝克尔开始赢球,自信心也日益膨胀。蒂里亚克虽不喜欢这一点,但看着这个少年屡创佳绩,也难以反驳。

1985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贝克尔在第二轮输给最终冠军马茨·维兰德后,便与博什前往英国备战草地赛季。蒂里亚克当时与维拉斯在一起,但每天都和博什通电话,博什告诉他,草地似乎会成为贝克尔最擅长的场地。随后,这位少年一路过关斩将,拿下伦敦西部的女王俱乐部赛事冠军。随着温网临近,德国网球记者团从寥寥数人增至数十人。

1985年温网赛事中,汉克·菲斯特是贝克尔的首个对手,他知道这场比赛不好打。贝克尔虽未获种子排名,但凭借女王杯冠军已跻身世界前20。女王杯亚军约翰·克里克曾说,若贝克尔能在温网打出对阵自己时的状态,也能拿下冠军——但当时没人把这话当真。

“我知道他不好对付,但觉得自己能应付。”菲斯特说。这位发球强劲的美国选手五年前从加州中央谷地一家乡村俱乐部的长期执教生涯中退休,近期接受了采访。

从网对面看,贝克尔完全不像17岁的少年,更像个成熟男人。但要知道,他们可是在中央球场比赛——这小子肯定会感受到场合的分量吧?

事实却并非如此。

比赛初期,菲斯特注意到贝克尔在等待接自己二发时蹦来跳去,显然是想干扰他。这种小动作是青少年选手才会做的事,绝非温网草地上的职业选手所为。他向裁判投诉,裁判表示会留意。

“他不是一直这么做,就挑关键分时来,”菲斯特回忆道。他觉得这并非比赛胜负的关键——贝克尔堂堂正正赢下了这场四盘大战。即便如此,失利仍让他耿耿于怀。

“我当时觉得这是场糟糕的失利,”菲斯特说。他认为贝克尔那天“超水平发挥”,很快就会输球。但事与愿违。随着贝克尔一路夺冠,这场失利也渐渐“升值”,最初的刺痛被慰藉取代。“现在回想都是美好的回忆了。”

下一轮,贝克尔对阵另一位美国选手马特·安杰尔。安杰尔早知道贝克尔不好惹——去年12月1984年澳网期间,他曾和贝克尔共用训练场。

“这小子每球都往死里打,还总能进区,”安杰尔本月接受采访时说。他向认识的一位德国选手打听这孩子的来历,因为在他看来,贝克尔简直是史上最棒的选手。后来,他亲眼目睹贝克尔在墨尔本公园的草地(当时澳网仍用草地)击败了顶尖草地选手梅约特,于是断定贝克尔注定会成为世界第一。

尽管如此,安杰尔在首轮苦战五盘获胜后,状态正佳。

他们的比赛被安排在2号球场——温网著名的“爆冷球场”。22岁的安杰尔对阵17岁的贝克尔,反而成了不被看好的一方。比赛进行中,安杰尔渐渐觉得仿佛有种超自然力量在眷顾对手:贝克尔几乎无懈可击,运气也站在他那边——连擦网球都能变成制胜分。

“有种奇妙的宿命感,”他说,“所有事都顺着他来。”

但安杰尔强调,贝克尔赢球绝非仅凭运气。即便没有那些巧合,他可能也就多赢三盘(最终比分6-0、6-1、6-3)。

之后便是对阵瑞典选手尼斯托姆的硬仗。这位瑞典人在第五盘两次握有发球胜赛局,都被贝克尔破发——第二次破发时,贝克尔凭借两记精彩回球(一记正手、一记反手)为网前得分创造机会。

再之后,便是对阵16号种子梅约特——这位因发球和家乡而得名“斯普林菲尔德步枪”的选手。

签表此时已逐渐明朗。上半区有约翰·麦肯罗和吉米·康纳斯,而贝克尔与梅约特的胜者将对阵亨利·勒孔特。

梅约特第一次见到贝克尔是在他15岁时,当时贝克尔正在德国科隆对阵前十选手桑迪·迈耶。“他走进场内,馆里大概有1.2到1.5万名观众,我从没见过那么嚣张的人,”梅约特说。

当年2月佛罗里达德尔雷海滩赛事中,梅约特击败贝克尔,算是报了澳网的一箭之仇。

但在温网这场比赛中,现场座无虚席、人声鼎沸,梅约特全神贯注,竟没注意到蒂里亚克的干预——正是这一干预改变了网球史的轨迹,让贝克尔再胜一场五盘大战。

此后,贝克尔的夺冠之路未再打满五盘。决赛中,他对阵状态火热的8号种子凯文·柯伦。这位代表美国出战的南非人在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中横扫麦肯罗与康纳斯,是夺冠大热门。

彼时,这个名叫鲍里斯的少年已获“砰砰”贝克尔的绰号。一记势大力沉的ACE球精准落在占先区,终结了比赛——贝克尔以6-3、6-7(4)、7-6(3)、6-4获胜。

这项运动从此任他驰骋。他职业生涯共拿下6个大满贯冠军,包括3个温网冠军,在80年代末达到了无人能及的巨星地位。“他在各方面都是最顶级的巨星。”蒂里亚克说。

那时一切都很简单。直到后来,“砰砰”贝克尔成了笑柄,他的种种选择让一切变得复杂——即便这场史诗级胜利的40周年纪念,也未能幸免。